10月14日(周四)晚七点,第二期“东亚人文学研究生论坛”在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4号楼224举办。此次论坛以“韩国汉籍:中国古籍经典的海外传播”为主题,围绕《太原志》的国籍问题、中韩文化交流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发表和讨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陈媛副教授受邀出席此次论坛。论坛由外国语学院亚非语言文学专业21级博士研究生王丽媛主持,亚非语言文学专业和国别与区域研究专业的硕博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论坛。
亚非语言文学专业21级博士研究生王丽媛以“关于《太原志》的国籍之争”为题,概括性介绍了《太原志》的文本内容,系统梳理了既存研究中韩国研究者对于《太原志》归属问题所持的观点,并进一步阐述了个人对于《太原志》的国籍归属问题的见解与观点。王丽媛发言结束后,大家围绕《太原志》国籍问题的相关学术观点展开讨论,陈媛副教授进行点评,肯定了此次发言在研究史的梳理、研究者观点的整理介绍以及个人思考与见解的阐发等方面的优点。陈媛副教授表示,《太原志》目前只发现手抄本,但手抄本的影响力比较有限,因此《太原志》的影响和文学史上价值的判断应该慎重。《太原志》国籍问题,需要文学、文献学、版本目录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各学科综合考察才有解决的可能。
亚非语言文学专业19级硕士研究生魏心怡以“韩国汉籍:中国古籍经典的海外传播”为题,从语言基础、传播途径、入朝古籍及影响、入朝古诗及影响四方面,对中国经典的海外传播进行了介绍。发言结束后,陈媛副教授进行点评,肯定了此次发表在梳理中-朝文化交流过程中做出的努力,也指出了发言过程中一些专业术语的使用不够准确、标题不够准确合适等问题。陈媛副教授表示,“除却《老乞大》、《朴通事》两部十分著名的汉语教材之外,高丽是如何培养翻译人才、推动汉语在高丽应用的”将会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切入点。
通过交流,参会的同学对中韩古代人文交流、中国古籍的海外传播以及汉籍的国籍争议研究等相关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大家都表示受益匪浅。相信此次论坛能够为大家日后进行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启发,助力于大家的学术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