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日韩研究中心
 
 
 
  简讯
 
 
 
 
 
 
 
当前位置: 首页>>简讯>>正文
 

凝聚更多合力,中日韩风雨同担

2020年07月17日 10:02  点击:[]

深化区域及第三方合作 增进经贸与商旅客往来

凝聚更多合力,中日韩风雨同担

中日韩三国互为近邻和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也是区域内重要国家。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日本仍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为10313亿元,同比增长0.4%。其中,中国对日本出口4731.8亿元,自日本进口5581.2亿元。上半年,中韩双边贸易总额为9227.1亿元,同比减少2.6%。其中,中国对韩国出口3660.2亿元,自韩进口5566.9亿元。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数据,近期韩国对华出口大幅回升,由5月的同比-2.4%转为6月的增长9.5%。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打击,没有哪个国家能凭借一己之力克服困境。只有加速区域合作安排,才能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复苏、减少市场动荡,而中日韩经贸合作对于激活亚洲经济非常关键,而东亚经济的盘活对于世界经济整体的带动亦十分重要。

安全有序恢复经贸秩序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际贸易,韩国对外出口在四五月份连续两个月降幅超过20%,其中5月份韩国对中国出口同比减少2.8%。同样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上半年中日贸易也略有回落,东京奥运会的延期,旅游经济被斩断,日本国内消费受到抑制等一系列原因,使得日本市场需求出现了萎缩。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造成了严重冲击,跨境产业链和供应链因疫情压力而难以完全达到复工复产的最佳状态。中日韩都需要更稳定的环境来支撑发展,因此三国间在积极探寻安全有序恢复经贸关系和人员交往的政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韩在疫情期间合作抗疫和恢复经贸人员往来方面树立了典范。中韩建立的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中韩两国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快捷通道”制度是抗疫国际合作举措下第一个建立的“快捷通道”,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韩率先推动特定领域的人员往来,为疫情防控之下重启人员经贸往来提供了一个可行性方案。

中日之间的商务往来也在恢复之中。随着日本解除新冠疫情的紧急事态,中方向在湖北省投资的一些日本汽车企业员工发放签证,数百名日方人员乘坐包机抵达中国;上海、广东等地也逐步向越来越多的日方人士发放签证,促进在华日企复工复产。未来,随着中日关系的改善,中日贸易有可能进一步恢复。

推进自贸谈判各方加力

目前,全球范围主要有三大产业链,其中东亚产业链以中日韩为核心,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2002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提出建立中日韩自贸区设想;2012年11月,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启动,目前三国已举行了13轮谈判,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规则等领域深入交换了意见,而农业领域、制造业领域仍是下一步谈判的重点和难点。

历经18年的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虽然并非一帆风顺,但在各方努力下,早日达成协议已成为各方共识。现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在技术层面已经没有大的分歧,三国在疫情期间的良好合作和恢复经济的共同需要有望加速这一谈判进程。

不过,三国合作仍面临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阻力。5月4日,韩国应国内企业申请,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铝制预涂感光板启动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日韩经贸关系也同样屡掀波澜。6月2日,韩国表示将恢复其对日本出口管制的WTO投诉程序。已经多日没有大动静的日韩贸易争端,隐现升级之势。希望各方能用好新冠疫情期间的合作成果,共同推进中日韩合作深化,那么“后疫情时期”中日韩合作就会少一些曲折。

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这在当前受疫情影响下低迷的区域经济来说,无疑是一道积极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如果中日韩自贸区协定能够成功落地,还会推动因印度退出受到影响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尽快签署。

据悉,中国即将在未来5年总投资达到48.6万亿元的“新基建”项目,“新基建”项目将涵盖5G基站建设、人工智能等七大领域和相关产业链的2.2万个项目。这将给韩国和日本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一个发展、开放的中国离不开与世界相融相通,中日韩自贸区的推进不仅利于中国,也有助于东亚地区经济的稳定、长远发展。

上一条:中韩经贸联委会第24次会议在山东青岛举行 下一条:中日韩召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专家视频会议 外交部介绍具体情况

关闭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信息化工作办

 

山东大学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5号
邮编:250100    电话:0531-8837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