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社会科学处主办的第1093期社科大讲坛依托腾讯会议线上举行。本次讲坛也是山东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特邀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牛林杰教授作了题为“中韩人文交流的传统与特点”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卓教授主持,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以及外校很多学校的韩国语专业学生也聆听了此次报告。
牛教授贯穿古代、近代、现代及未来四个时期讲解了中韩人文交流的传统和特点。中韩人文交流追溯至古代,一有徐福东渡: 秦始皇时期,徐福率领三千童男女自山东沿海东渡,传说遍及韩国南部与日本,成为历史上中日韩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几千年来一直是人们研究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至今已成为先秦史、秦汉史、中外关系史、航海史、民俗学、宗教学、考古学等综合性多学科研究,有极为重要性的学术价值。二有留学生交流: 留学生交流是当代国家之间人才交流不可或缺的形式之一。在世界留学生教育史上,中国是开展留学生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留学生教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唐朝时期,在科举制度的体系内专门设立了“宾贡科”,为朝鲜、日本、琉球、越南等周边国家的留学生来唐朝学习和参加科举考试提供便利。三有使臣交流: 中国历史上的名使臣:徐福、张骞、玄奘、郑和及朱之蕃等。
中韩人文交流发展到近代,金焰、李范奭等人做出了突出贡献。直到现代,中韩人文交流体现在抗击新冠肺炎事件上。在中韩共抗新冠疫情事件上,既有好的方面也存在部分问题。中韩两国都是发生新冠疫情较早的国家,在疫情防控方面两国都有很好的表现,两国迅速控制住了疫情,并向国际社会提供防疫支援,被国际社会誉为疫情防控“模范国家”。但中韩关系在此次疫情中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在一些方面中韩友好关系得到进一步确认,在另一些方面中韩关系的一些薄弱环节也显露无疑。
最后牛教授谈到中韩人文交流的未来。两国国民之间的认知错位是一把双刃剑,是阻碍中韩人文交流的主要障碍。中韩需进一步深化人文交流,摒弃成见和误解,重新认识对方。政府应提升中韩人文交流机制的级别,扩大参与范围;
中韩媒体人应加强交流,客观公正报道对方;学界应深入挖掘并大力宣传中韩友好交流的史实,提升中韩青少年的东亚文化认同感。教育上应强化对两国留学生的管理、支援。
韩语专业钟洁博士对本次讲座做了总结,她指出牛林杰教授的讲座旁征博引、一点带面,既有深度又有高度,又有时间的广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韩人文交流的传统和特点。学生们也积极向牛教授提出自己的问题,牛教授进行了详细地解答,论坛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牛林杰, 山东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学术专著《韩国近代文学与梁启超》获2004年大韩民国学术院优秀学术图书奖。出版著作、译著4部、教材18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是韩国近现代文学和中韩人文交流,研究专长为中韩文学比较研究、东亚抗日文学比较研究等。